培养与学位

药学院_2024_药学_学术型硕士_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10-11

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院 2024级 药学(100700)

学术型硕士

一、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习年限、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药学学科硕士生应掌握所学学科方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知晓所从事研究领域的现状,了解其发展趋势;得到独立进行科研及专门技术工作的训练,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能应用相关理论和实验技能从事药学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工作,能够基本独立完成一项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完成一篇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硕士学位论文。

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指导小组形式下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

课程学分: 最低学分(26) 最高学分(30)

二、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1

药理学

(1)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和药物作用靶点,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心脑血管疾病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药物药理学: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发病分子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研究,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3)临床药理学:包括临床药物代谢及转运机制、药物基因多态网络与精准用药机制、复杂组分整合药代动力学与配伍机制、临床药代动力学及PK-PD研究等; (4)其他药理学:神经药理学研究,抗炎免疫药理学研究等。

2

生药学

(1)生药品种鉴定及新资源发掘; (2)天然药物与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研究; (3)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4)生药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基原的DNA条码识别技术; (5)生药种质资源及其评价。

3

临床药学

(1)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合理用药; (2)群体药代动力学与给药方案设计; (3)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早期预警; (4)临床药效学与药动学关联研究; (5)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关键技术。

4

药物化学

(1)药物分子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和新药研究; (3)靶向药物系统研究。

5

药剂学

(1)新型药物传输系统研究:以靶向给药系统、蛋白多肽等大分子药物非注射给药系统等为研究对象。 (2)药物新剂型新制剂研究:如脂质体、纳米、微囊化和包合物技术等进行研究和创新;对已上市的药品进行剂型改革,开发为高效低毒、附加值更高的新剂型。 (3)生物、临床药剂学研究:以代谢组学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药物新制剂的体内过程研究,分析制剂因素、生理/病理因素与药效和副作用之间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剂研发。

6

药物分析

(1)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基于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等分离技术以及与质谱联用技术的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及在药物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2)药物分析提取和采样新技术研究: 致力于新型特异性固定相、手性固定相、固相微萃取技术用于提取浓缩体内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手性药物、活性成分筛选及靶标鉴定、代谢组学等的研究; (3)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及中药分析:结合LC/UV、LC/MS、GC/FID、GC/MS等分析技术,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相关性、代谢转化途径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4)生物药物分析:以现代分析方法为基础,以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提出生化与药物分析方法,研究药物作用化学机理;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及体内动态过程。

三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院系所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 注

公共课

必修

0020014

医学统计学

公共卫生学院

48

3

1

考试


0020024

公共英语

外国语学院

64

3

1



0029034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18

1

2

考试


00290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32

2

1

考试


选修

0029025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马克思主义学院

16

1

2

考查


0029048

红色文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

16

1

2



专业

必修课

6525068

临床药理学

药学院

32

2

1

考查


6525071

药物合成反应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6525074

天然药物化学进展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6525104

高等药理学Ⅰ(心血管药理学)

药学院

32

2

1

考试


6525105

高等药理学Ⅱ(内分泌代谢药理学)

药学院

32

2

1

考试


6525106

高等药理学Ⅲ(神经药理学)

药学院

32

2

1

考试


6525107

药物化学专论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6525108

高等药剂学

药学院

32

2

2

考查


6525109

仪器分析

药学院

16

1

2

考试


6525110

现代药物分析选论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6526150

高等药理学Ⅳ(化疗药理学)

药学院

32

2

1

考查


6526151

高等药理学Ⅴ(抗炎免疫药理学)

药学院

32

2

1

考查


6526152

药物分子设计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6526155

药物代谢与药动学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6526156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6526238

药物治疗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学院

32

2

2

考查


6526279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基础医学院

32

2

1

考查


选修课

6526131

药物临床试验

药学院

32

2

2

考查


6526136

化学计量学

药学院

32

2

2

考查


6526138

体内药物分析

药学院

32

2

2

考查


6526154

新药审评与注册

药学院

32

2

1

考试


6526208

天然活性物质与新药研究

药学院

32

2

2

考试


创新创业课

选修课

6526223

医学信息学

医学部

16

1

1











体育

美育课

选修课

















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






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






专业外语能力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研究生阅读相关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不得少于20篇,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论文选题依据、研究方案、预期目标与成果、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开题以学术报告方式集中进行,由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教授或副教授参加,由学院组织集中进行,在第3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求按《南昌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规定》执行。

中期考核

为保证培养质量,加强过程管理,原则上在第4学期初安排中期考核,由学院组织集中进行。主要考核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情况。同时设立淘汰机制,具体流向包括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

学术活动

为了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提高其学术水平,促进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活跃校园学术氛围,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实践环节

教学与临床实践是研究生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学年应参加教学与临床等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2周,实际工作量不少于60学时,具体要求如下: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面向本科学生,具体负责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和培养性的讲课不低于60学时,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及各种学术活动,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教学实践结束后,对研究生按规定进行考核。

专业外语能力

研究生答辩前应翻译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文献。

五、学位授予标准

1、申学位新成果要求: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的要求按《南昌大学医学部关于研究生创新成果要求的规定》执行,须满足以下五项学术成果中的任意一项,具体如下:

(1)以第一作者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1篇(JCR Q2区及以上共同作者限3人使用,JCR Q3、4区共同作者限2人使用);

(2)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3)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八名之内)或省级政府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五名之内);

(4)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之内);且专利权人为南昌大学;

(5)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主办方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发表1篇英文论文摘要。

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至少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1篇。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时必须以第一作者(如 本人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可为第二作者)、以南昌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同时导师须为通讯作者。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为论著形式,不包括综述、论文集、会议摘要和增刊等。学术论文确认以在学术期刊正式发表的论文或有正式录用通知书、缴费证明和校样为准。若没有按照录用通知书的要求发表,则撤销学位,并对指导教师进行相应处理。

如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未达到规定的学术成果要求,亦可申请直接参加校级学位论文盲审,盲审通过后可正常申请毕业和学位。

2、学素养:

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好的才智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以及较为宽广的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兴趣、学木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井能够将药学相关理论方法、技木创新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具备=定的学术分析能力和发展潜力。具备一定的科研合作、交流、协同的能力。

3、学道德:

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应遵守共同的学木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规章,杜绝学术不端、不当行为和不良学风,严格恪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和要求。能规范、实事求是地记录研究数据和成果;科学合理地讨论研究结果。引用他人成果时能够正确辨别,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

4、基本学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系统地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及拓展药学知识的能力。具备从事药学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能针对药学领域的问题进行具有一定开拓性内容的研究,并提出科学结论。

1.获取知识的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当具备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有效获取所需知识和方法的能力,以及通过本领域研究动态的分析、生产实践调查、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学科学术研究前沿问题的能力。科学文献是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从文献中了解科研和学术研究进展与成果,是获取知识、有效开展药学研究的基础。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基本掌握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相关研究成果的规范路径和程序,应具有从各种文献获取药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

2. 科学研究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从事药学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能从前人研究成果或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研究思路、设计技术路线、完成研究过程,并在获取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现象和实验数据所对应的药学科学内涵,清晰表达和严谨推理论证科学问题,提出科学结论,独立撰写学位论文。

3.实践能力

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开展学术研究或应用性技术探索方面具有较强的本领。药学学科硕士获得者在药学研究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样品采集和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发现问题、学习研究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获取学术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语言进行准确、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学术成果的展示主要体现于适时在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科研创新活动等平台中发布自己的学术成果和技术发明。

5. 其他能力

除上述四个方面的能力外,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药学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为此,药学学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当积极参与医药领域的科研活动或生产实践活动,并熟悉科研或生产工作的一般工作流程和执行规范。

5文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具备科学性、完整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基本论点和结果正确,方法可靠,数据真实,分析严谨,文字通顺,应能反映作者具备一定的从事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的能力水平。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5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论文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1)药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进入学习阶段即应该在导师指导下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写出综述性报告,作为选题的依据。研究生在综述报告中要能对文献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2)在阅读和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硕士研究生应根据导师的指导和选定的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及研究内容,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并进行预试验。在一定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听取意见并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研究课题应对药学学科发展或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2.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需要遵守国家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论文还须符合如下要求:

(1)名称、术语应符合药学学科有关规定,一般以中国药典为依据;

(2)药材、植物名首次出现时标明拉丁名,化合物采用化学命名,首次出现时列出分子式,特殊情况还需注明结构式;

(3)所有研究和分析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环境样本分析必须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

(4)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正负标准差方式表示;

(5)需要采用例行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6)除了药学一级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正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7)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图表配合,并附有中英文图表题。

3.成果创新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除了应具备科学性、完整性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论文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实用价值。具体可包括如下一个或几个方面:

(1)在论文涉及的基础研究领域(药物的发现、研究开发、作用机制、质量控制、安全评价等)的研究上有所发展,取得某些新知识或新结果,或在技术方法上有所发展和改进。

(2)在论文涉及的应用研究领域(药物领域的新产品或产业技术方法)的研发上,取得一定进展。

(3)利用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与药学相关的社会与管理问题上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观点和对策。

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登记授权的发明专利以及国家接受或颁布的标准等著作权成果。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各个必修环节,取得相应学分,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后,按照《南昌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