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方案
药学院 2024级 药学(100700)
学术型博士
一、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习年限、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有所学学科方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积累,深入了解和把握药学学科发展动向和研究前沿。应具有拓宽和加深药学及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的能力,能综合利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独立开展有关的研究,具有坚实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解决所研究的药学学科领域内的有关问题,能在科学或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
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
培养方式: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指导小组形式下的导师负责制。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学术群体的作用。 |
课程学分: 最低学分(13) 最高学分(15) |
二、研究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
1 1 | 临床药学 | 主要研究领域:1)临床药代动力学;2)药物临床试验与研究;3)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特色与优势:1)围绕创新药物早期临床试验设计及风险预警,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了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规修订;2)围绕生物样本分析技术建立了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17025认证;3)围绕他汀类新药在中国人群药动学特征及其遗传多态关联性,构建了临床精准用药体系,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 | 药剂学 | 主要研究领域:1)新型高分子材料在药剂学中的应用;2)药物新剂型设计与体内外评价。 特色和优势:1)通过与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新型高分子材料、3D打印技术应用于药物靶向、智能释药和纳米诊疗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走在国内前列;2)在蛋白多肽口服给药系统、药物代谢组学和基于靶部位的微粒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前沿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发表于Drug Delivery等专业期刊。 |
3 | 药理学 | 主要研究领域:1)心脑血管分子药理学;2)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药理学。 特色与优势:1)在心脑血管药理学领域,获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等,阐明了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了TRIM65、FKBP12.6、14-3-3η、Cx43等潜在靶点,在J Biol Chem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4项,研究水平处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2)经过34年的传承与创新,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和高水平创新研究基地。 |
4 | 药物分析学 | 主要研究领域:1)药物和药食两用资源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2)超分子色谱分离材料制备和手性药物分析;3)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和体内药物化学研究。 特色与优势:1)对药食两用资源中的重要污染物安全预警体系进行研究,研究团队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Tanlanta, 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2)综合运用现代分析方法进行生物活性分子识别和手性药物分析等研究。 |
5 | 药物化学 | 主要研究领域:1)抗肿瘤靶向创新药物的设计与合成;2)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优化。 特色与优势:1)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以HDACs、Src/Ab I、MMPs/APN和RR酶等为靶标进行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药食两用资源中抗动脉粥样硬化脂类活性成分及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已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
三 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院系所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公共课 | 必修 课 | 0010008 | 英语(博士) | 外国语学院 | 64 | 3 | 1 | 考试 |
|
0029035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36 | 2 | 1 |
|
|
选修 课 | 0029025 |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6 | 1 | 2 | 考查 |
|
|
|
|
|
|
|
|
|
专业 课 | 必修课 | 6525100 |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博士) | 药学院 | 16 | 1 | 1 | 考查 |
|
6526158 | 高等临床药理学 | 药学院 | 16 | 1 | 1 | 考查 |
|
6526231 | 现代药物分析(博士) | 药学院 | 16 | 1 | 1 | 考查 |
|
6526235 | 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 药学院 | 16 | 1 | 1 | 考查 |
|
选修课 | 6525101 | 高等药剂学(博士) | 药学院 | 16 | 1 | 1 | 考查 |
|
6525102 | 药物化学专论(博士) | 药学院 | 16 | 1 | 1 | 考查 |
|
6525103 | 高等药理学Ⅵ(药理学研究进展) | 药学院 | 16 | 1 | 1 | 考查 |
|
创新创业课 | 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体育 美育课 | 选修课 |
|
|
|
|
|
|
|
|
|
|
|
|
|
|
|
|
必 修 环 节 | 博士生资格考试 |
|
|
|
|
|
开题报告 |
|
|
|
|
|
中期考核 |
|
|
|
|
|
学术活动 |
|
|
|
|
|
预答辩 |
|
|
|
|
|
四、必修环节
博士生资格考试 | 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博士生资格考试”)是学校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博士生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开题资格的前提。资格考试重点考查博士生是否掌握坚实和宽广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是否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博士生资格考试”)是学校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博士生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开题资格的前提。资格考试重点考查博士生是否掌握坚实和宽广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是否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否具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资格考试通过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博士生入学后第二学期(直博生在入学后第四学期)进行。博士生资格考试的成绩采用百分制,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原则上必须有不低于10%的博士生暂缓通过。暂缓通过的博士生根据学习安排,可参加下一批次的博士生资格考试。通过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者,继续按博士生培养;参加2次资格考试均未通过的普通博士生作退学处理,硕博连读生或直博生可申请转入硕士层次继续学习或作退学处理。 |
开题报告 | 博士生在课程学习结束,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后,方可进入开题环节。开题报告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开题报告通过至申请申请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学年。 开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 普通博士生入学后第6学期结束前、进入博士阶段的硕博连读生入学第5学期结束前或直博生入学第8学期结束前,仍未通过开题报告者,应予以分流;普通博士生作退学处理,硕博连读生或直博生可申请转入硕士层次继续学习或作退学处理。 |
中期考核 | 普通博士生入学、进入博士阶段的硕博连读生研究生中期考核原则上安排在入学后第4学期内进行,直博生中期考核原则上安排在第6学期内进行。主要考核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等情况。 中期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不通过者,可在三个月后再次申请考核。普通博士生入学后第8学期结束前,进入博士阶段的硕博连读生入学第6学期结束前直博生入学第10学期结束前,仍未通过中期考核者,应予以分流,普通博士生作退学处理,硕博连读生或直博生可申请转入硕士层次继续学习或作退学处理。 |
学术活动 |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20次学术活动,听取和作学术报告后须撰写不少于3篇学术总结报告,由导师给出考查结论并记录成绩,该成绩在申请答辩前须提交答辩委员会。 |
预答辩 | 博士研究生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预答辩专家组对拟申请正式答辩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的一次集体指导,是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创新成果、学术规范、工作量等方面的一次审查。通过实施预答辩,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帮助博士生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论文,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一、申请预答辩条件 1.修满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 2.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 3.通过开题报告; 4.通过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5.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基本完成。 二、预答辩的时间 博士研究生应至少在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在获得指导教师同意后,向培养单位提出预答辩申请,对本人在校期间所完成的研究工作做总结报告。 |
五、学位授予标准
1、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的要求按《南昌大学医学部关于研究生创新成果要求的规定》执行,须满足以下四项学术成果中的任意一项,具体如下:
(1)以第一作者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期刊(JCR Q2 区及以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 1 篇;
(2) 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金奖及以上者(排名第一),并以第一作者在本专业领域具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期刊(JCR Q4 区及以上)发表英文学术论文 1 篇;
(3)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六名之内)或省部级政府性科研成果二等奖及以上(排名在前三名之内);
(4)获得中国发明专利 1 项(本人排名第一或本人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可为第二作者);且专利权人为南昌大学。
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有多名并列排名第一作者,则应由“并列排名第一作者”的序列第一使用此论文申请学位,其他人不可以作为第一作者使用此论文申请学位。
2、学术素养: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对药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能以坚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技能,探索药物发现、研发、生产、使用和管理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药学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化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以及物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求博士生具有坚实宽广的药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药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博士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综合实验技能。药学研究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要求博士生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解决药学科学问题的能力。药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总之,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有扎实宽广的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能利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药学科学问题,善于交流沟通,具有合作精神,通过科学实验、生物统计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和途径,拓展药物相关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方法,实现药学学科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学术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和学术洞察力,展示出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3、学术道德: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遵守共同的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规章,杜绝学术不端、不当行为和不良学风,严格恪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和要求。能规范、实事求是地记录研究数据和成果,科学合理地分析讨论研究结果,引用他人成果时能够正确辨识,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
4、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科学文献是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药学学科博士生应掌握通过多种手段获取相关研究信息的规范途径和方法,应具有从各种文献获取药学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能力,能够达到文献调研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要注意学术文献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针对性等因素,把握和判断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对药学发展的价值。
2)学术鉴别能力
学术鉴别能力主要是指对已有研究成果真理性的评价和判断能力,此外还包括对药学已有问题的概括性、对表述与论证的简洁性等方面的把握能力。药学已有研究成果的真理性应从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数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药学问题说明的针对性,以及研究逻辑的严
密性来判定。研究逻辑的严密性反映论证的药学问题因果关系的可信度,是研究结果真理性赖以确立的重要因素。药学学科博士生必须具备识别和分析的基本能力,还应具备准确评价和判断药学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在解决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医药经济发展问题的作用以及重要性的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
药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的能力建立在三个基础上:一是对已有研究工作的分析和判断;二是对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认识;三是对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把握。前两者需要长期的科学积累,后者需要研究者依据客观实际进行判断。
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路线的设计、样品采集与制备、实验实施、数据获取、实验结果分析和综合,直至得出研究结论。药学学科的特点,要求药学学科博士生必须掌握宽泛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并能将多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运用以解决药学科学问题。
此外,药学学科博士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在本研究领域组织课题和开展团队合作研究的能力。
4)创新能力
药学研究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发展和拓展药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概念、新领域、新的研究方向的能力;
(2)通过基础研究和吸收创新,发展和改进药物研究的新策略、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
(3)应用新策略、新技术和新方法,发现和获得新药研究创新成果(新靶点、新的药物先导结构、新剂型、新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新现象、新应用、新材料、新知识等)的能力;
(4)利用药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与药学相关的社会与管理问题的能力。
药学学科博士生必须具备上述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创新性研究能力,并在研究中注重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的能力,提高研究内容原始创新、研究方法移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5)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发现问题、拓展研究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获取学术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善于表达学术思想,阐述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学术思想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运用特定的语言进行准确、清晰而富有层次的口头陈述和文字表达。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学术研讨是当今开展面对面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药学学科博士生应具备在这些场合熟练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专业能力。学术成果的表达主要包括:研究的起因和立题背景,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过程,研究结果、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
6)其他能力
药学学科博士生除应具有上述5个方面的能力外,还应当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药学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
5、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药学学科博士生应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全面的文献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写出综述报告,为选题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导师共同确定研究课题。所选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并应是本学科前沿的基础研究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应用基础或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技术发展需求,并需要进行充分的论证。论证的基本方式是对拟开展的研究进行充分和全面的研究综述和分析,为立题提供依据。在对文献和信息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和整理加工的基础上,综述选题领域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前人的研究进展,现有技术发展状态,论证技术发展趋势,所需求的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瓶颈或制约因素。
根据研究需要,撰写综述需阅读大量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学术研究问题,其中最近3-5年内的文献和权威文献应占较高比例;同时,总结归纳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发展水平,必要时需进行文献查新,注重对国内外专利文献的分析。综述全文应有一定篇幅。
综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几部分:(1)所研究的问题在药学学科相关领域的地位与作用;(2)所研究的问题在药学科学相关领域中的科学意义和对药学学科发展的意义;(3)所研究问题的历史沿革或背景;(4)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和已有基础;(5)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或瓶颈;(6)研究的思路、目标,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以及拟采取的技术路线等。
2.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须遵守国家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学位论文基本格式。药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还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名称、术语应符合药学学科有关规定,一般以中国药典为依据。
(2)药材、植物名首次出现时应标明拉丁名;化合物采用化学命名,首次出现时列出分子式,特殊情况还需注明结构式。
(3)所有研究和分析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仪器型号/规格和厂家和出厂年份等;环境样本分析必须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
(4)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正负标准差表示。
(5)须采用例行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6)除了药学学科惯用缩略语外(如DNA),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列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7)学位论文各章应有图表配合,并附有中英文图表标题。
(8)博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一章进行所有各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讨论。其内容应免对前述各种结果的简单罗列,而应对获得的各种结果进行交叉和互为印证的讨论,并进行当的提炼,对研究结果或发现的科学意义加以说明,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线索性信息,供后人参考。
3.论文系统性要求
药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应具备较好的系统性,表现在研究工作应具备较好的深度和完整性,应包括所研究问题的各主要方面和主要层次,论据充分,结论可靠,体现基础与应用的紧密联系、理论与方法的相互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