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药行赣鄱传薪火,青春筑梦助振兴 ——南昌大学药学院暑期实践队赴景德镇、南昌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南昌大学药学院“药行赣鄱·文明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于6月23日至7月1日,先后奔赴景德镇市浮梁县、南昌市南昌县开展为期9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践队以“助力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结合药学专业特色,在产业调研、儿童关爱、科普宣传、红色传承等领域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用青春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调研探新路,乡村服务筑健康

6月23日清晨,实践队抵达景德镇浮梁县流口村,首站便深入140余亩的粉防己种植基地。村支书张书记介绍道:“这是2023年政府重点扶持项目,采用粉防己与大豆套种模式,既能改善土壤肥力,又能抑制杂草生长,预计明年亩产值可达2万元,带动50余户村民增收。”队员们实地观察人工除草作业,深刻体会到“品质为先”的种植理念。下午,实践队走访浮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茶园。作为当地茶产业龙头,其智能化生产线效率是传统工艺的20倍,“公司+村集体+脱贫户”模式已带动6个行政村、200多户脱贫户增收。看着眼前繁忙有序的生产场景,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会带着所见所学,在未来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6月24日,实践队兵分两路开展服务。第一小组在流口村卫生所设立“安全用药”义诊点,为村民免费测量血压并纠正用药误区。实践中队员们发现村民对降压药的使用存在诸多误区,队员们耐心讲解,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用药指导手册。第二小组则走访了慢性病患者家庭,协助清理过期药品,并在药箱上贴上用药时间表,确保用药安全。

红色基因永传承,革命精神入血脉

6月25日,实践队赴程家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队员们在陵园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团誓词。随后,实践队继续参观龙源村赣皖红军被服厂遗址。在一台脚踩缝纫机旁,讲解员向队员们讲解妇女队员赶制军装至手指变形的故事。展柜中那一件件满是补丁的军服,无声诉说着革命征程的艰难困苦,让大家深刻意识到,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的。

6月30日,参观过红色基地的实践队员们感悟颇深,迫不及待地与南昌县银三角管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小朋友们开展红色宣讲。队员们不仅讲述了“井冈山上的张子清”故事,还分享了程家山烈士陵园、陈毅旧居和新四军瑶里改编展示馆的所见所闻。

非遗技艺焕新生,陶瓷创新显巧思

6月26日,实践队探访瑶里镇绕南村水碓制釉技艺。非遗传承人詹和安现场为实践队员们演示水车驱动十二木槌舂捣瓷矿石。谈及传承困境,詹师傅叹息:“全镇坚守此技艺的匠人不足10人。”队员们记录制作流程并拍摄视频,希望助力非遗传承与保护。

6月27日,实践队员们前往景德镇陶艺工坊,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拉坯技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技艺体验,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之旅,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与匠人们对艺术的执着坚守。

情系留守儿童,爱心帮扶暖童心

6月24日下午,实践队前往浮梁县峙滩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队员们通过具体案例视频开展宣讲,并带领学生们朗读防溺水“六不准”原则。紧接着,“大学初体验”环节中,实践队员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实验环节中,队员展示的“魔法变色水”“紫甘蓝pH彩虹”等化学小实验引发阵阵惊叹,激发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6月28日,实践队转场南昌县银三角管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20余名低保或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活动。队员们为留守儿童们送上“寻足适履·梦想奔跑”公益活动支持的回力鞋,随后开展创意橡皮泥、剪纸艺术等团辅活动。孩子们捏制的“防疫小卫士”、剪出的小动物灵动生肖,让队员们感受到纯真的创造力。

经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表示:“我们用脚步丈量赣鄱大地,用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未来将以更扎实的专业本领,为乡村振兴贡献药学力量。”青春砥砺实践路,信仰筑梦显担当。南昌大学药学院“药行赣鄱·文明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