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张汉霆
职称:教授
邮箱:htzhang@qdu.edu.cn
籍贯:江西宜春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药理学、药学导论
个人主页:
研究方向
神经精神疾病(包括酒精成瘾、焦虑、抑郁、PTSD)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新靶点与药物治疗;磷酸二酯酶(PDE)的中枢功能调控与信号机制;基于AI的新药发现。
教育经历
1982年8月-1987年7月,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9年8月-1992年7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获药理学硕士学位;导师:罗质璞研究员。专业方向:精神药理学
1992年7月-1995年7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获医学/哲学博士学位;导师:秦伯益院士、罗质璞研究员。专业方向:神经精神药理学
1998年8月-2000年6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药理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抑郁症及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学治疗及机制。
2000年7月-2002年2月,美国田纳西大学卫生科学中心药理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抗抑郁药和学习记忆增强药作用及其机制
工作履历
1987年8月-1989年8月,拉萨市西藏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
1995年8月-1998年8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神经精神药理室,助理研究员
2002年2月-2002年4月,美国田纳西大学卫生科学中心药理系,研究助理 (Research Associate)
2002年4月-2004年8月,美国田纳西大学卫生科学中心药理系,讲师 (Instructor)
2004年9月-2005年6月,美国田纳西大学卫生科学中心药理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博士生导师(Graduate Faculty)
2005年7月-2012年6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 卫生科学中心行为医学与精神疾病系、生理学与药理学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准终身职位助理教授(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博士生导师
2012年7月-2021年6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卫生科学中心洛克菲勒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系、行为医学与精神疾病系,终身职位副教授(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博士生导师
2021年7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卫生科学中心洛克菲勒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系、行为医学与精神疾病系,终身教授(Tenured Professor),博士生导师
2021年7月-2024年6月,青岛大学首席教授、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022年12月-现在,山东省黄河流域酒精依赖相关重大疾病防治与新药创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2022年12月-2024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4年6月-现在,青岛大学山东省脑疾病机制与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4年6月-2025年5月,青岛大学药学院 首席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7月-2025年6月,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原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2025年6月-现在,南昌大学药学院院长,学科领军人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1997-2003年,北京生理科学会理事会
2015年10月-现在,中国药理学会北美分会(NACCPS)创始理事、第二届常务副主任委员(2019-)
2017年6月-现在,北美华人药理学会(NACPA) 常务理事
2018年10月-现在,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2019年10月-现在,美国华人神经科学家学会(SCN)创始理事
2021年12月-现在,中国药理学会理事
2023年11月-现在,中国药理学会海洋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2024年9月-现在,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常委
2024年11月-现在,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酒精成瘾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
2024年6月-现在,国际戈登研究大会(GRC)副主席(2024)/主席(2026)
非学术兼职
2010年1月-2014年2月, 美国西弗吉尼亚华人学者协会 (CPAWV) 会长 (President)
2011年10月-2025年3月,教育部自费留学奖学金中国驻美使馆聘任专家
2012年4月-2013年5月, 美国西弗吉尼亚华人教授协会(WVCAPA) 副会长(Vice President)
2012年10月-2019年10月,全美华人转化神经科学协会神经变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FACTs Board Director on AD/PD, USA)
2013年5月-2016年12月, 美国西弗吉尼亚华人教授协会 [West Virginia Chinese American Professors Association (WVCAPA) , USA] 会长
2014年2月-2016年12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华人学者协会 [Chinese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 of West Virginia (CPAWV), USA] 名誉会长(Honorary President),
2015年7月-2019年1月,中国旅美科技协会西弗吉尼亚分会(CAST-WV)会长
2017年1月-2019年1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华人协会 [West Virginia Chinese Association (WVCA) ] 会长
2017年1月-现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华人协会(WVCA)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西弗吉尼亚分会(CAST-WV)名誉会长
2018年1月-2021年1月 美国华人联合会(UCA)理事
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CAST-USA)(学术)副会长,学术部长(2019)
2019年1月-2020年12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华人协会 [West Virginia Chinese Association (WVCA) ] /中国旅美科技协会西弗吉尼亚分会(CAST-WV) 理事长
2021年7月-现在,山东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专家
2021年1月-12月,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CAST-USA)会长
2022年1月-12月,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CAST-USA)董事会主席
2022年8月-现在,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顾问
2023年1月-12月,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CAST-USA)理事会主席
2023年3月-现在,青岛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2023年7月-现在,青岛市侨界引才引智大使
2023年7月-现在,新侨创新创业青岛联盟副理事长
2023年7月-现在,青岛市工商联招才引智顾问
2023年10月-现在,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委
2024年1月-现在,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总会(CAST-USA)顾问会长
2024年5月-现在,山东省海归创业联合体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24年11月-现在,江西省宜春市新桥创新创业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海外顾问
2024年12月-现在,江西省宜春市海外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2025年1月-现在,上海市黄浦海外联谊会副会长
个人荣誉
1997年12月,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优秀论文奖
1998年5月,北京药学会优秀论文奖
2000年7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药理系荣誉教职(Honorary Faculty)
2001年4月,美国药理与实验治疗学会(ASPET)青年科学家奖
2002年6月,国际高登研究大会(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GRC)优秀报告奖
2004年8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行为药理研究奖(B-START)
2005年12月,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研究基金发展奖(RFDG)
2006年7月,美国精神卫生协会青年科学家奖(NARSAD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08年5月,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卫生科学中心行为医学与精神疾病系主任研究奖(Chairman’s Research Award)
2008年7月, 美国精神卫生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NARSAD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2009年4月,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卫生科学中心杰出教学奖(Award of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1年1月, 作为旅美华人杰出代表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受到胡主席的亲切接见
2012年2月,作为旅美华人杰出代表在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受到习副主席的亲切接见
2012年8月, Covington 世界名人录(Covington’s Who’s Who)终身荣誉会员(Exclusive Lifetime Honored Member)
2015年1月、2021年1月, 山东省级人才称号
2015年9月,作为旅美华人杰出代表在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
2018年4月,山西省级人才称号
2017年10月,中国旅美科技协会(CAST-USA)最佳服务奖(Best Service Award)
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海外侨胞国庆观礼嘉宾
2021年10月,中国旅美科技协会(CAST-USA)杰出领导奖(Outstanding Leadership Award)
2021年12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称号
2022年9月,中国侨联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二等奖)
2023年8月,国务院、中国侨联“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主要业绩
一、主要科研成果
系统阐明了磷酸二酯酶-4(PDE4)不同亚型的功能。首次发现三种中枢高分布PDE4 亚型(PDE4A、PDE4B、PDE4D)对焦虑、抑郁和学习记忆有不同调节作用。其中,PDE4A 和PDE4B 主要参与焦虑调节,PDE4D 主要参与抑郁和学习记忆调节。首次发现PDE4 对酒精成瘾有独特调节作用,证明PDE4B 可作为酒精成瘾治疗靶点;选择性PDE4B 抑制剂在治疗酒精成瘾时具有高效无毒特性。在相关领域发表了论文及综述160 余篇,H-index 46。主编英文版 PDE 专著《磷酸二酯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与疾病》1 部,参编英文版PDE 专著5 部。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如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重大项目 “成瘾的分子网络和神经环路机制” 课题、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一)近五年主持的科研课题
1.2022.01-2026.12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情感障碍类疾病分子网络与神经环路机制”项目“成瘾的分子网络和神经环路机制”课题,2021ZD0202904,分课题负责人(PI),273万元(RMB)
2.2022.05 -2025.05 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创新药物的发现及高端药物制剂的开发”. 22-3-3-hygg-25-hy,项目负责人,500万元
3.2022.01-2025.12 科技部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项目,选择性双靶位抑制性磷酸二酯酶(PDE4A/B)对酒精性痴呆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2300003215,项目负责人,900万元(含山东省匹配400万和青岛市配套100万)
4.2021.1-2024.12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型磷酸二酯酶对阿尔茨海默病与抑郁症共病的调节及细胞信号机制研究。82073827,课题负责人(PI),55万元
5.2018.1-2021.12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型磷酸二酯酶(PDE4)对饮酒行为的调节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机制。81773717,课题负责人(PI),55万元
6.2019-202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NIAAA, SBIR, Phase II, HHS 75N94019C00010 (PIs: Jianming Lu, Han-Ting Zhang). 治疗酒精性疾病的新型PDE4B抑制剂研究 (Development of Novel PDE4B Inhibitors to Treat Alcohol Use Disorders),共同课题负责人 (Co-PI).
7.2015-2020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NINDS, R01, NS056072 (PI: Atkins). 环核苷对创伤性脑损伤的调节(Cyclic Nucleotide Regulatio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共同课题负责人 (Co-PI).
(二)近五年发表的SCI文章(仅含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
1.代表性论文
(1)Sun R, Han M, Lin Y, Ma S, Tu H, Yang X, Zhang F, Zhang HT*. Inhibition of PDE4B ameliorates cognitive defects in the model of alcoholic dementia in 3×Tg-AD mice via PDE4B/cAMP/PKA signaling.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25 Feb 8:pyaf009. PMID: 39921664.
(2) Liu X, Wang Q, Zhang Y, Zhang H*. Discovery of Anti-Inflammatory Alkaloids from Sponge Stylissa massa Suggests New Biosynthetic Pathways for Pyrrole-Imidazole Alkaloids. Mar Drugs. 2024 Oct 18;22(10):477. PMID: 39452885.
(3) Chen SC, Chen YH, Song Y, Zong SH, Wu MX, Wang W, Wang H, Zhang F, Zhou YM, Yu HY, Zhang HT*, Zhang FF*. Upregula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 7A Contributes to Concurrent Pain and Depression via Inhibition of cAMP-PKA-CREB-BDNF Signaling and Neuroinflammation in the Hippocampus of Mice.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24 Oct 1;27(10):pyae040. PMID: 39283715。
(4)Wei R, Zong F, Dong J, Zhao W, Zhang F, Wang W, Zhao S, Wang Z, Zhang F, Zhang HT*. Identifica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7A (PDE7A) as a Novel Target for Reducing Ethanol Consumption in Mice.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24 Aug 1;27(8):pyae032. PMID: 39099166.
(5) Dong J, Wei R, Zong F, Wang Z, Ma S, Zhao W, Lin Y, Zhang A, Lan G, Zhang F*, Zhang HT*. Phosphodiesterase 7 inhibitor reduces stress-induced behavioral and cytoarchitectural changes in C57BL/6J mice by activating the BDNF/TrkB pathway. Front Pharmacol. 2024 Jul 18;15:1411652. PMID: 39092219.
(6) Zhu H, Chen X, Zhang L, Liu X, Chen J, Zhang HT*, Dong M*. Discovery of novel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s targeting GluN1/2A NMDARs as anti-stroke therapeutic agents. RSC Med Chem. 2024 Jan 4;15(4):1307-1319. PMID: 38665828.
(7)Qiu NZ, Hou HM, Guo TY, Lv YL, Zhou Y, Zhang FF, Zhang F, Wang XD, Chen W, Gao YF, Chen MH, Zhang XH*, Zhang HT*, Wang H*. Phosphodiesterase 8 (PDE8): Distribution and Cellular Expression and Association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chem Res. 2024 Aug; 49(8):1993-2004. PMID: 38782837.
(8)Zhao W, Zhao S, Wei R, Wang Z, Zhang F, Zong F*, Zhang HT*. cGAS/STING signaling pathway-mediated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the PFC underlies chronic ethanol exposure-induced anxiety-like behaviors in mice. Int Immunopharmacol. 2024 Jun 15; 134:112185. PMID: 38701540.
(9)Gao C, Wang Z, Liu X, Sun R, Ma S, Ma Z, Wang Q, Li G*, Zhang HT*.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Screening Method for Phosphodiesterase Inhibitors. Biosensors (Basel). 2024 May 16;14(5):252. PMID: 38785726.
(10)Wang Z, Li GQ, Zhang HT*. Suberitolactams A-D and Suberitopyridines A-B: New γ-lactam and Pyridine Alkaloids Isola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ponge Pseudospongosorites suberitoides. ChemBiodivers. 2024 May 16:e202400939. PMID: 38752887.
(11) Cong YF, Liu FW, Xu L, Song SS, Shen XR, Liu D, Hou XQ, Zhang HT*. Rolipram ameliorates memory deficits and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 APP/PS1/tau triple transgenic mice: involvement of neuroinflammation and apoptosis via cAMP signaling.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23 Sep 25;26(9):585-598. PMID: 37490542.
(12) Zhang M, Liu LY, Xu Y, Wang WZ, Qiu NZ, Zhang FF, Zhang F, Wang XD, Chen W, Xu XY, Gao YF, Chen MH, Li YQ, Zhang HT*, Wang H*. Imbalance of multiple neurotransmitter pathways leading to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the triple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disease. Metab Brain Dis. 2023 Oct;38(7):2465-2476. PMID: 37256468.
(13)Zhang Q, Zhao W, Hou Y, Song X, Yu H, Tan J, Zhou Y, Zhang HT*. β-Glucan attenu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APP/PS1 mice via regulating intestinal flora and its metabolites. CNS Neurosci Ther. 2023 Jun;29(6):1690-1704. PMID: 36890624.
(14)Dong Q*, Qiao H, Jiang H, Liu L, Ge Y, Zong FJ, Li Y, Dong B, Hu S, Meng D, Jin R, Wang X, Chang H, Xu X, Wang C, Cao Y, Zhang HT*, Liu Q. Jin-Zhen oral liquid for pediatric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A randomly controlled, open-label, and non-inferiority trial at multiple clinical centers. Front Pharmacol. 2023 Feb 27;14:1094089. PMID: 36923353.
(15)Yan H, Yan Y, Gao Y, Zhang N, Kumar G, Fang Q, Li Z, Li J, Zhang Y, Song L, Wang J, Sun J, Zhang HT*, Ma CG*.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fasudil treatment in the APPswe/PSEN1dE9 transgenic (APP/PS1) mic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Sci Rep. 2022 Apr 22;12(1):6625. PMID: 35459923.
(16)Zhang FF, Wang H, Zhou YM, Yu HY, Zhang M, Du X, Wang D, Zhang F, Xu Y, Zhang JG, Zhang HT*. Inhibi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4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ameliorates neuropathic pain via cAMP-cytokine-Cx43 signaling in mice. CNS Neurosci Ther. 2022,May; 28(5):749-760. PMID: 35156776.
(17)Zhou Y*, Xu B, Yu H, Zhao W, Song X, Liu Y, Wang K, Peacher N, Zhao X, Zhang HT*. Biochanin A Attenuates Ovariectomy-Induced Cognition Deficit via Antioxidant Effects in Female Rats. Front Pharmacol. 2021 Mar 16;12:603316. PMID: 33815102.
(18)Wang H, Zhang FF, Xu Y, Fu HR, Dan Wan X, Wang L, Chen W, Xu XY, Gao YF, Zhang JG, Zhang HT*. The phosphodiesterase-4 inhibitor roflumilast,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the comorbidity of memory loss and depress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preclinical study in APP/PS1 transgenic mice.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20 Dec 10; 23(10):700-711. PMID: 32645141.
2.代表性综述
(1) Gao J, Zhang H*, Zhang F*. Research progress of TIPE2 in immune-related diseases. Int Immunopharmacol. 2023 Aug;121:110514. doi: 10.1016/j.intimp.2023.110514. Epub 2023 Jun 20. PMID: 37348234.
(2) Chen Y, Wang H, Wang WZ, Wang D, Skaggs K, Zhang HT*. Phosphodiesterase 7(PDE7): A unique drug target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Neuropharmacology. 2021 Sep 15;196:108694. doi: 10.1016/j.neuropharm.2021.108694. Epub 2021 Jul 7. PMID: 34245775.
(3) Chen W, Zhang HT*, Qin SC*.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lecular Hydrogen: A Critical Review. Neurosci Bull. 2021 Mar;37(3):389-404. doi: 10.1007/s12264-020-00597-1. Epub 2020 Oct 20. PMID: 33078374; PMCID: PMC7954968.
(4) Hou X, Rong C Wang F, Liu X, Sun Y, Zhang HT*. GABAergic System in Stress: Implications of GABAergic Neuron Subpopulations and the Gut-Vagus-Brain Pathway. Neural Plasticity. 2020, Aug 1, 2020:8858415 (1-11). PMID: 32802040; PMCID: PMC7416252
(5) Pei Y, Davies J, Zhang M, Zhang HT*. The role of synaptic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 2020;76(1):49-62. doi: 10.3233/JAD-191334. PMID: 32417776.
(6) Xu L, Xu XY, Hou XQ*, Wang FG, Gao S, Zhang HT*.Adjuvant therapy with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or post-stroke fatigue: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b Brain Dis. 2020 Jan;35(1):83-93. PMID: 31440984